朋友 Sico 有把很好聽的聲音。所以在業餘的時間我們不時會找來一些文字的片段錄音玩,大多是些舞台劇的劇本。不過,前幾個禮拜,我們接了一個任務,是要幫助改良一堂小學的繪本課的教學。然後我們想,為甚麼我們自己不來讀下繪本呢?
於是,我找出了佐野洋子1977年創作的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用了幾個晚上,錄了國語版和粵語版,配上(自以為)合適的音樂,做成了有聲文。
以下是國語版和朋友 Sico 的錄後感。
碎碎念:
讀繪本是一件看似簡單(不就是念念文字),但和實際演出一樣要花精力去琢磨的事情。
正文: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去讀的繪本。老實說,我對虎斑貓那活了一百萬次的經歷毫無興趣,真正觸動到我的是他遇到白貓之後的轉變,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自大到愛屋及烏的體貼。
在虎斑貓沒遇到白貓之前,經歷了生生世世的浮沈,但是始終不舍得上天堂,每次都活過來了。在遇到白貓之後,他才真正地「死」了。
那我們其實是不是也活過很多次?
有時候那些千奇百怪的夢,是不是就是我們前世的經歷?
愛做夢的人是不是活的次數比較多,少做夢的人是不是剛剛活了沒幾次?
人是不是也要活過一百萬次才能遇到自己的 soul mate,然後真正地死去?
當我讀完之後,這些疑問就像彈幕一樣出現在我腦子里。
有一天,我和一位母胎單身 29 年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她又在叨叨念說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她是個不怎麽做夢(又或者做完夢醒來就忘記)的人。我想,這可能是她第一次活吧。
我呢,大概活到了第一百萬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