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我和朋友 S 說起我有一個計劃叫做「身邊的人」,想要記錄我看到的人們的生存狀態。S 說,要告訴我一個關於「偽善」的故事。上兩周,我收到了這個故事,發現它並不真的關於偽善,而是關於悔改。我問她,真的可以把這個故事放出來嗎?她說,「我在學習,也在悔改,并不介意讓更多人看見。最重要的是我要深深記住,並且用行動來改變。」 人的本性裡本來就有很多墮落、軟弱、愚昧的成分,包括最近的中國版 #metoo 運動再次提醒我們,要承認這一點,乃至誠心懺悔,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每一次悔改,也是讓我們獲得新的生命的開始。因此,耶穌曾經連續用三個比喻(失羊的比喻,失錢的比喻和浪子的比喻)來說明一個道理: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和合本 路加福音 15:7) 由於這是一篇觀點,不是記錄,最後我把它放在了「90後」這個欄目裡面。
作者:s 同學
這篇稿,這是第三遍撰寫。每次寫到一半,若它是紙質版的,就想把它大力的撕扯、撕爛,因為我看見,我並沒有真正地在懺悔,文章的走向是,慢慢地是通過「認錯」去證明一些東西。(但親愛的,你從來都不需要去證明什麽,我對我自己說)
在時鐘搖擺的時刻裏,我還是不能做到每刻都在真實地懺悔及表達我想表達的觀點。
《我在偽善裏生長,發亮,掙扎並終將將它走向死亡》這個洞察是2018年4月份我才看見這樣「醜陋」的垃圾一直深深地長在我骨子裏的。我們先從一張照片開始吧。
文字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可以塑造一個人的光環,也可以真實披露光環背後的醜陋。
這是一組發生在戰地的照片,緬甸內戰,在克勤政府組織的難民營裏,兩位女孩不顧危險、結伴遠赴緬甸做戰地義工,一位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的導演系學生,一位來自廣州義工旅行組織者。在這個難民營兩公裏外,一直軍隊持槍把守著,以防遠方政府軍攻克進來。而此刻正是前方戰事吃緊的時候。在這個如此危險境地,兩個女孩給難民營的孩子及老人婦女送物資,幫助她們蓋幼兒園。一位來自英國的導演想要通過她的能力將該地區的困境報道到國際頻道。讓世界關註緬甸難民營。雖然因戰爭經歷過生離死別,但無論年幼及老人,協調合作共同搭建學校、幼兒園,努力保障教育資源。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純正的笑容。
——光環
一位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的導演系學生,準備進修,但是缺乏一個有利出色的紀錄片作業,為了完成這份作業,該女孩想到了難民營題材。但是因為一個人前往還是太危險,需要一個人陪伴。她找到了一位非常崇拜她的廣州女孩,邀請一同前往,為了說服她,對她說:「現在正在歇戰,我得到前線消息,現在非常安全,我們可以一起去幫助她們。我想幫她們拍一組紀錄片,讓世界的人看見她們進而幫助他們。」
廣州女孩對這樣的境界充滿好奇,並且想到此次旅程不僅能拍攝很多刺激的義工旅行照片給正在創業的公司做素材,而且還能拉到某些義工資源。是一件很值得嘗試跟有意義的事情。
相約之後,24個小時的火車、13個小時的大巴,她們到達邊境。(英國女孩親口對廣州女孩說:若不忽悠你,你怎麽會跟我一起來。那時廣州女孩不知道她在講啥。)
英國女孩利用自己是受洗過的基督徒的身份,讓基督教的兄弟帶著這兩個女生順利偷渡到達難民營。她們遇見了難民營的主席,克勤政府的首長,英國女孩及廣州女孩向他們訴說了自己來這裏的意圖:拍攝紀錄片宣告世界,讓人們幫助她們;收集更多的義工旅行資源,輸送更多的義工到達這裏。她們的勇敢跟目的得到了稱讚。她們遇到了正在打戰的兵哥哥,兵哥哥講訴起了他神奇的大戰戰機。(首長嚴肅要求,不準拍攝關於軍事的任何素材,兵哥哥分享前要求,不可以錄制任何視頻。)大家津津有味地聽著:「他是如何一打十,如何在森林躲避戰裏取勝。」 英國女孩偷偷拿著手機在偷拍,廣州女孩過程中發現了她,但是沒有制止跟揭穿她。
英國女孩說她要帶走孩子的畫作,可以將孩子的畫作擺放在英國的畫廊裏讓全世界通過畫畫認識到孩子們。但當她回到住宿的地方,很生氣地對廣州女孩說:「她們畫得跟屎一樣,這樣我怎麽拿得出手?」震撼之後,在旅程中廣州女孩開始搗亂。當她在拍攝的時候一直在周邊搗亂,或者消失到社區裏,跟孩子比手語玩耍,幫寶寶剪頭發,幫老人婦女建幼兒園,讓大家夥找她。
在與小朋友拍照的過程中,廣州女孩一直不忘自己要來找義工旅行資源及義工旅行素材。
如上的兩張照片,女孩一定會用戴著 logo 的手環去握手、拍照。一定會穿組織的衣服拍照。想著以後這些素材可以用。
由於廣州女孩的不斷打亂以及基督團隊們意識到這兩個女孩是窮鬼,她們被迫提前停止了旅程。英國女孩很生氣該基督團隊及討厭廣州女孩,便提前爽約,跟廣州女孩說,你一個人去雲南吧,我要回英國了。(而雲南計劃是為了緬懷她逝去的母親,出發前,她對廣州女孩說,我忘不了我和我媽媽在香格裏拉的回憶,你能陪我走一趟嗎?)
離別後,廣州女孩一個人踏上雲南之旅,英國女孩轉移另一個基督團隊,前往印度難民營繼續拍攝學業視頻。
——真實
2015年10月發生的事情,2018年4月廣州女孩才醒悟,在兩次喝茶反省中哭得抽搐、不能自己。
孩子是無辜的,她們已經失去了家,失去了國,失去了家人,她們沒有自己的土地,過著隨時可能被戰爭吞噬的日子,過著今天有一餐,擔心明天沒有糧食捐贈而需要挨餓的日子。但又有多少人像我們一樣,借著「善」的名義,利用她們可憐的處境塑造自己的「光環」,不斷地對她們進行索取?
一位智者說:你從沒有真正地深愛一個人。愛一個人首先需要學習「自愛」。「善」應該是從愛衍生而來的。愛是付出不是索取!!!
兩年後,我與之前一起打拼義工旅行的小夥伴相遇,談到以往的事情,無不帶著深深的愧疚。我們誤導了多少人?在我們還沒學會愛之前,我們是利用多少「善」的名義去做「惡」的事?
我在偽善裏生長、發亮、掙扎並終將將其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