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婚姻在天主教內部是一個非常撕裂的話題,我不能代表天主教會,我以一個同志天主平信徒的身分發言,我想我代表一群天主教徒試圖在這場論戰中,保守愛德,不讓憤怒使自己變成一個失去愛的人,為此遠離天主,太不值得!
耶穌降生成人帶來的福音就是,天主愛所有的人,祂不會拒絕任何人。耶穌會丁松筠神父告訴我說,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一本《聖經》,其中都有天主的啟示;面對這件事,不是拿著一本《聖經》說我站在真理這邊,我就可以判斷所有的人,認定誰的愛比較高尚。一旦拿著《聖經》發言,但如果你心中沒有愛,你就只是一個發聲的鑼。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回到天主告訴我們的誡命,你們要彼此相愛,來重新看這件事情。
天主造我成為一個同性戀者,但祂對我的愛沒有因此減少,相反地,我認為我的同志身分是祂給我的最大祝福。我的天主教信仰沒有讓我去排斥、厭惡我做為一個同性戀者;相反的,正因為我知道天主無條件的愛我,所以讓我有勇氣去接受自己是同志的事實。我無法接受自己,是因為我恐懼因為同志身分失去一切;但天主的愛讓我知道,我不需要再恐懼,因為無論我是不是同性戀,天主都愛我。
所以教會在面對同志婚姻這件事,最重要的立場應該是,我們在愛中沒有恐懼。
但是,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天主教徒反對同志婚姻背後的動力是他們內在很深的恐懼,我不能否定那個恐懼,因為我也曾恐懼自己是同志,他們害怕社會即將失序,他們害怕他們的小孩子變壞,他們害怕他們所熟悉的世界即將沒有。但是從教會的教導中,我們不能夠無視於別人的受苦,因為耶穌說他就是那受苦的最小兄弟,在這些受苦的同志朋友身上,我們要看到受苦的耶穌。只有當我們把眼光從自身的恐懼移向那受苦的耶穌,我們在愛中才能不再恐懼。在那個受苦者的身上去看到我們如何接納他,與他同在,他們之所以成為最小、最卑微的,就是因為他們跟我們太不同,不同地讓我們害怕。但是只有承認自己的害怕與恐懼,我們才有機會去實踐天主的愛。
我不能為別人說他們的恐懼,但我可以分享我自己對同性戀的恐懼。我認為如果我是同性戀,我爸媽會傷心,因為我是家中獨子;我教會的朋友會離我而去,因為我是淫亂邪惡的;我會因此找不到工作,無法投身我渴望的助人工作,因為沒人要接受一個同志的幫助。在極力否認自己是同志的過程中,我試著去交往女孩子,但在親密關係中,因為我不能夠忠於我自己,我給她的情感是假的,雖然我願意靠近,但我給不出自己,在那個關係裡面非常的傷人,傷害對方也傷害我,到現在都還覺得非常愧疚。我尋求神父的治療,在禱告中,我看見天主對我的接納與愛,我才停止活在恐懼中,過著自欺欺人的生活。
如果我仍然相信只有異性戀婚姻的愛情才是天主所喜悅的,我想現在我應該已經結婚,不願跟妻子同房,面對著從未被滿足的情慾,生活在自責與悔恨中。我的痛苦必然帶給我妻子的痛苦,不幸福的夫妻關係又如何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如果我們用恐懼去限制人的自由,人將失去愛人的能力,而遠離天主。最近教宗在他的講道裡面特別說,我們不要患了「敵意流行病」,就是不斷對別人貼標籤、分離,製造仇恨。在這次的爭論裡,很多教友最大的受傷,就在於許多牧者用二分法製造恐慌、製造對立,讓應該彼此相愛的基督徒發現我們彼此仇恨,沒有辦法看到彼此的生命。
我天主教的兄弟姊妹,我知道你的恐懼,因為你的恐懼我也曾經有。允許同志相愛,會讓你的下一代學會如何相愛,不會讓你的下一代成為同性戀者。在愛中,我們才能夠真正面對自己的恐懼。同性戀者最大的受苦來自於在異性戀的社會中,看不見做為一個同性戀應有的希望。如果我們相信天主,請讓我們回到天主的愛,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去判斷別人,我們只能夠遵守天主的戒律,就是彼此相愛,不拒絕別人,給別人希望,給同志彼此相愛的希望,讓他們知道,他們相愛也是天主所喜悅的。
作者:王增勇/政治大學社工所副教授兼所長 轉載自蘋果日報 2016/11/29 00:04